别名:儿泻停颗粒
优势营养:本品清热燥湿,固肠止泻。本品主治湿热内蕴型小儿腹泻。证见: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,伴有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发热等。
作者:问生活
更新:2024-12-28
类型:药食百科
通用名称:
儿泻停颗粒
功能主治:
本品清热燥湿,固肠止泻。本品主治湿热内蕴型小儿腹泻。证见: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,伴有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发热等。
用法用量:
开水冲服,三天为一疗程,病情重者加量服用或遵医嘱。一天三次。
儿童服用量:
1.1月-6月:0.5克(1袋)/次。
2.7月-2岁:1克(2袋)/次。
3.3岁:2克(4袋)/次。
4.4岁-6岁:3克(6袋)/次。
5.7岁-14岁:4克(8袋)/次。
剂型:
颗粒剂
不良反应:
尚不明确。
禁忌:
重度营养不良,痢疾,及便脓血者慎用。伴脱水者需要配合其它治疗。
注意事项:
1.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及不易消化食品。
2.按照用法用量服用,用药3天症状无改善或用药期间症状加重者,应及时就医。
3.合并重度营养不良者,需注意配合其他治疗措施。
4.对本药过敏者禁用,过敏体质者慎用。
5.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。
6.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使用。
7.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。
8.如正服用其他药品,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。
成份:
本品成份茜草滕、乌梅、甘草等。
性状:
本品为棕色至棕褐色的颗粒;味甜、微苦。
药物相互作用:
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,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。
药理作用:
本品可降低大鼠的胃肠推进功能,对利血平诱发的大鼠腹泻有止泻作用,十二指肠给药能抑制家兔在体肠管的运动。能抑制豚鼠离体回肠的收缩,并能拮抗新斯的明引起的肠管兴奋。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有一定的抑制作用。体外实验表明,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。
贮藏:
密封。
药品有效期:
30个月。
执行标准:
国家药品标准WS3-160(Z-16)-2002(Z)
说明书修订日期:
2010-12-0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