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:注射用棓丙酯
优势营养:用于预防与治疗脑血栓、冠心病以及外科手术后的并发症——血栓性深静脉炎等。
作者:问生活
更新:2024-11-26
类型:药食百科
通用名称:
注射用棓丙酯
功能主治:
用于预防与治疗脑血栓、冠心病以及外科手术后的并发症——血栓性深静脉炎等。
用法用量:
静脉滴注。
一日1次,每次120~180mg。使用时在每瓶中加入生理盐水5ml,振摇使完全溶解后,加至250~500ml生理盐水或5%葡萄糖注射液中混匀,缓缓静脉滴注;10~15天为一疗程。当室温低于15℃时,每瓶可用2ml丙二醇注射液,振摇使完全溶解后使用。
剂型:
注射剂(冻干)
不良反应:
少数患者静滴后有一过性心率减慢或谷丙氨基转移酶轻度增高,在停药1~2周内可自行恢复正常。
禁忌:
对本品过敏者禁用。
注意事项:
静滴速度不应过快,可防止出现心慌、头昏、困乏等不适症状。
成份:
本品主要成份为棓丙酯。化学名称:3,4,5-三羟基苯甲酸丙酯。
性状:
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疏松状物或粉末。
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:
未进行该项试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。
儿童用药:
未进行该项试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。
老年用药:
未进行该项试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。
药物相互作用:
未进行该项试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。
药理作用:
1﹒药理
本品具有抑制TXA2(血栓素A2)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作用;可降低全血比黏度和血浆比黏度,加快红细胞电泳速度,亦可松弛血管平滑肌,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;对心肌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。
2﹒毒理
急性毒性实验,小鼠静脉注射的LD50为311.13mg/kg±5.31mg/kg。亚急性毒性实验表明本品对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影响。AMES实验为阴性。
药物过量:
未进行该项试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。
药代动力学:
静脉注射后体内分布以肝、肺浓度最高,心、肾次之。可通过血—脑脊液屏障。主要从尿排泄,血消除半衰期(t1/2β)为100分钟。
贮藏:
严封,在凉暗(避光并不超过20℃)干燥处保存。
药品有效期:
24个月
执行标准:
《中国药典》2015年版二部
说明书修订日期:
2007-05-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