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:萘普生胶囊
优势营养:用于治疗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、骨关节炎、强直性脊柱炎、痛风、关节炎、腱鞘炎。亦可用于缓解骨肉骨骼扭伤、挫伤、损伤以及痛经等所致的疼痛。
作者:问生活
更新:2023-12-03
类型:药食百科
通用名称:
萘普生胶囊
功能主治:
用于治疗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、骨关节炎、强直性脊柱炎、痛风、关节炎、腱鞘炎。亦可用于缓解骨肉骨骼扭伤、挫伤、损伤以及痛经等所致的疼痛。
用法用量:
口服
(1)成人常用量:①抗风湿,一次1~2粒,早晚各一次,或早晨服1粒,晚上服2粒;②止痛,首次2粒,以后必要时1粒,必要时每6~8小时一次;③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,首次3粒,以后一次1粒,每8小时一次,直到急性发作停止;④痛经,首次2粒,以后必要时1粒,每6~8小时一次。
(2)小儿常用量:抗风湿,按体重一次5mg/kg,一日2次。
剂型:
胶囊剂
不良反应:
(1)皮肤瘙痒、呼吸短促、呼吸困难、哮喘、耳鸣、下肢水肿、胃烧灼感、消化不良、胃痛或不适、便秘、头晕、嗜睡、头痛、恶心及呕吐等。
(2)视力模糊或视觉障碍、听力减退、腹泻、口腔刺激或痛感、心慌及多汗等。(3)胃肠出血、肾脏损害(过敏性肾炎、肾病、肾乳头坏死及肾功能衰竭等)、荨麻疹、过敏性皮疹、精神抑郁、肌肉无力、出血或粒细胞减少及肝功损害等较少见。
禁忌:
对本品或同类药有过敏史,对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引起过哮喘、鼻炎及鼻息肉综合征者,均应禁用;胃、十二指肠活动性溃疡患者禁用。
注意事项:
(1)交叉过敏。对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过敏者,对本品也过敏。
(2)对诊断的干扰:可影响尿5-羟吲哚醋酸(5-HIAA)及17-酮类固醇的测定值。(3)下列情况应慎用:有凝血机制或血小板功能障碍时、哮喘、心功能不全或高血压、肝肾功能不全。
(4)长期用药应定期进行肝、肾功能、血象及眼科检查,须根据患者对药物的反应而调整剂量,一般应用最低的有效量。
成份:
【化学名称】萘普生。其化学名称为:(+)-α-甲基-6-甲氧基-2-萘乙酸。
性状:
本品为胶囊剂,内容物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。
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:
(1)本品对胎儿的影响研究尚不充分,由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可使胎儿动脉导管早闭,又因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导致难产或产程延长,故除非另有原因,否则孕妇不宜应用。
(2)本品分泌入乳汁中的浓度相当于血药浓度的l%,哺乳期妇女不宜用。
儿童用药:
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
老年用药:
慎用。
药物相互作用:
(l)饮酒或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同用时,胃肠道的不良反应增多,并有溃疡发生的危险。
(2)与肝素及双香豆素等抗凝药同用,出血时间延长.可出现出血倾向,并有导致胃肠道溃疡的可能。
(3)本品可降低呋塞米的排钠和降压作用。
(4)本品可抑制锂随尿排泄.使锂的血药浓度升高。
(5)与丙磺舒同用时,本品的血药浓度升高,T1/2延长.可增加疗效,但毒性反应也相应加大。
药理作用:
药理作用本品为非甾体抗炎药,其镇痛、抗炎、解热作用,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而起作用
毒理研究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
药物过量:
超量中毒时应予以紧急处理,包括催吐或洗胃,口服活性炭及抗酸药,给予对症及支持疗法,并合理使用利尿药。
药代动力学:
口服后吸收迅速而完全,口服后2~4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,与食物、含镁和铝物质同服吸收率降低,与碳酸氢钠同服吸收加快。血浆蛋白结合率高于99%。T1/2一般为13小时。在肝内代谢,经肾脏排泄,约有95%以原形及其结合物随尿排出。
贮藏:
遮光,密封保存。
药品有效期:
30个月
执行标准:
《中国药典》2010年版二部
警告/警示语:
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。
说明书修订日期:
2010-08-2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