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:维胺酯胶囊
优势营养:用于治疗各种痤疮,角化异常性皮肤病,对鱼鳞病,银屑病,苔癣类皮肤病,粘膜病及结蹄组织疾病等也有一定疗效。
作者:问生活
更新:2024-12-14
类型:药食百科
通用名称:
维胺酯胶囊
功能主治:
用于治疗各种痤疮,角化异常性皮肤病,对鱼鳞病,银屑病,苔癣类皮肤病,粘膜病及结蹄组织疾病等也有一定疗效。
用法用量:
成人每次1-2粒,每日三次。
剂型:
胶囊剂
不良反应:
轻度的口干,局部皮肤有轻微干燥,脱屑但不影响治疗。
禁忌:
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,小儿慎用。
注意事项:
1、女性患者服药期间及停药后半年内应采取严格避孕措施。
2、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慎用。
3、重症糖尿病、脂质代谢障碍者禁用。
4、禁与维生素A同服。
5、酗酒者慎用。
6、避免强烈日光或紫外线过度照射。
成份:
本品主要成份为维胺酯化学名:N--(4--乙氧碳基苯基)维甲酰胺。
性状:
本品为胶囊剂,内容物为黄色颗粒或粉末。
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:
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。
儿童用药:
对儿童的安全性尚不清楚,过量服药可产生骨骼改变,如儿童骨骺盘的早熟融合。
老年用药:
肝、肾功能不全者慎用。
药物相互作用:
1.于异维A酸与四环素类抗生素合用时,可导致“假性脑瘤”引起脑压增高,头痛和视力障碍;
2.与维生素A合用时,可产生维生素A过量的相似症状;
3.与胺甲蝶喋合用时可使胺甲蝶喋的血药浓度增加而加重肝脏的毒性,维胺脂与异维A酸结构近似,亦应避免与上述药物同时使用。
药理作用:
本品为维A酸衍生物,结构式近似全反式维A酸,作用机制与13-顺维A酸及芳香维A酸较相似;但副作用较全反式维A酸轻。口服具有调节和控制上皮细胞分化与生长,以致角化,减少皮脂分泌,抑制角质形成细胞的角化过程,使角化异常恢复正常,抑制痤疮丙酸菌的生长,并有调节免疫及抗炎作用。
药物过量:
尚不明确。
药代动力学:
本品口服后大部分经肠道吸收,经肝、胆代谢后由尿、便排出。健康男性空腹单次口服本品10mg,达峰时间为2.612±0.778小时,血药峰浓度为17.496±8.992μg/ml,半衰期(t1/2)为2.378±0.871小时。
贮藏:
密闭,遮光,阴凉干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