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: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(Ⅰ)
优势营养:1.缓解类风湿关节炎、骨关节炎、脊柱关节病、痛风性关节炎、风湿性关节2.各种软组织风湿性疼痛,如肩痛、腱鞘炎、滑囊炎、肌痛及运动后损伤性疼痛等。3.急性的轻、中度疼痛等。
作者:问生活
更新:2024-11-13
类型:药食百科
通用名称:
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(Ⅰ)
功能主治:
1.缓解类风湿关节炎、骨关节炎、脊柱关节病、痛风性关节炎、风湿性关节2.各种软组织风湿性疼痛,如肩痛、腱鞘炎、滑囊炎、肌痛及运动后损伤性疼痛等。3.急性的轻、中度疼痛等。
用法用量:
口服:本品须整粒吞服,勿嚼碎。一次100mg(1粒),一日1次,或遵医嘱。
剂型:
缓释胶囊剂
不良反应:
1.胃肠反应:为最常见的不良反应,约见于10%服药者,主要为胃不适、烧灼感、返酸、纳差、恶心等,停药或对症处理即可消失。其中少数可出现溃疡、出血、穿孔。
2.神经系统表现有头痛、眩晕、嗜睡、兴奋等。
3.引起浮肿、少尿,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,轻者停药并相应治疗后可消失。
4.其他少见的有血清转氨酶一过性升高,极个别出现黄疸、皮疹、心律不齐、粒细胞减少、血小板减少等,停药后均可恢复。
禁忌:
1.过敏者禁用。
2.该品、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可引起哮喘、荨麻疹或其他变态反应的患者禁用。
注意事项:
1.交叉过敏:对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过敏者对本品可有交叉过敏反应,对阿司匹林过敏的哮喘患者,本品也可引起支气管痉挛。
2.有肝、肾功能损害或溃疡病史者慎用。用药期间应常规随访检查肝肾功能。
3.本品因含钠,对限制钠盐摄入量的病人应慎用。
4.对诊断的干扰:本品可致血清转氨酶一过性升高,血清尿酸含量下降,尿酸含量升高。
成份:
西药
性状:
本品为胶囊剂,内容物为白色或类白色球形小微丸。
药物相互作用:
1.饮酒或与其它非甾体抗炎药同用时增加胃肠道不良反应,并有致溃疡的危险。长期与对乙酰氨基酚同用时可增加对肾脏的毒副作用。2.与肝素、双香豆素等抗凝药及血小板聚集抑制药同用时有增加出血的危险。3.与呋塞米同用时,后者的排钠和降压作用减弱。4.与维拉帕米、硝苯地平同用时,该品的血药浓度增高。5.该品可增高地高辛的血浓度,同用时须注意调整地高辛的剂量。6.该品与抗糖尿病药同用时,可影响后者的疗效,故需慎重考虑。7.该品与抗高血压药同用时可影响后者的降压效果。8.丙磺舒可降低该品的排泄,增加血药浓度
药理作用:
1.该品为非甾体抗炎药。该品的镇痛、抗炎作用是通过对环氧化酶有抑制而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,尚有一定抑制脂氧酶而减少白三烯、缓激肽等产物的作用。2.急性毒性试验结果:大鼠经口LD50为150mg/kg;小鼠经口LD50为390mg/kg。
药物过量:
药物过量时应采用下列治疗措施:应尽快采取洗胃和活性炭处理,以阻止其进一步被吸收。对并发症,例如血压过低、肾衰竭、惊厥、胃肠刺激、呼吸抑制,应进行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。
药代动力学:
健康青年男性,单剂量口服100mg后,达峰时间3.79±1.14小时,峰浓度为733.14±244.03ng/ml,消除半衰期为4.36±1.77小时。每日口服二次,每次50mg的稳态血药峰浓度为292.99ng/ml,稳态血药谷浓度为27.03ng/ml。
贮藏:
遮光,密封保存。